6月12日,为期23天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宣传系列活动在上海复兴岛顺利收官。
长江作为母亲河,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也直接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。该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、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、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及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办,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。
据承办方介绍,此次活动以渔政宣传船为主要载体,由相关专家、渔业主管部门代表、科普志愿者等共同组成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宣传队。自5月21日起,这支队伍从四川宜宾起航,在沿江多地开展了超过20场长江大保护专题研讨、公众开放日、实地走访、增殖放流等主题线下活动,累计航行距离超过2800公里,直接受众近1000人。此外,有数据显示,微博线上推广阅读量达182万,整体传播触达人群近6000万。
在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上,宣传船科普组负责人、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波见博士介绍,科普组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7人组成,依托公众开日和自媒体等渠道向公众宣传长江生态健康等相关理念。除此之外,科普组还负责采集沿途的长江环境样品,为长期监测长江水生态环境做好样品储备,完成首次采样预演及方法测试和验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