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聚焦

《2018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》发布

时间:2019-06-16 18:53:18  来源:今日国土  作者:梁晓勇
分享到:

6月11日,《2018年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》(简称《公报》)正式发布。根据《公报》,2018年广东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居全国首位,但低于近5年广东省海洋灾害损失平均值。在各类海洋灾害中,风暴潮灾害造成广东省直接经济损失23.70亿元,占海洋灾害总损失的99.9%。

《公报》表明,2018年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3.78亿元,造成死亡(含失踪)4人。海洋灾害以风暴潮灾害为主,海浪、赤潮、海岸侵蚀、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、咸潮入侵等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。其中,“山竹”台风风暴潮是影响广东省最大的风暴潮。全年发生赤潮灾害7次,累计影响面积约为825.4平方千米,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。

此外,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,沿海海平面较2017年低43毫米,比常年(1993~2011年的平均海平面)高59毫米,海平面的上升加剧沿海风暴潮、海岸侵蚀、咸潮、海水入侵、洪涝等灾害的程度。据重点监测岸段监测显示,去年珠江口地区在1~4月、9~10月存在咸潮入侵,珠江口地区的自来水厂取水受一定影响。部分沿海地市存在海岸侵蚀、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现象。

《公报》指出,2018年广东省坚持“补短板、建体系、提能力”,高起点构建地方特色的海洋预警减灾业务体系,取得新的成绩。海洋减灾应急管理工作地位大幅提升,在应对“山竹”等多台风风暴潮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;政府主导的海洋综合减灾工作有明显突破,各市级海洋主管部门有了独立的技术团队,承担多项海洋减灾重大专项任务;各地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海洋灾害防治能力,开启了新一轮的海洋观测能力提升行动,海洋观测网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和量的提升,省级海洋预警报基本能力显著提升,海洋综合减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,并提前筹划“智慧海洋”工程。

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广东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,全面加强海洋预警监测和防灾减灾工作,重点做好5项工作,一是加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,全面落实汛期海洋灾害防御责任。二是加强海洋观测网建设和管理,实现省辖相关区域的海洋观测数据全面共享。三是完善地方海洋专题预报服务体系,推进海洋专题预警报产品的有效供给。四是实施海洋灾害防治能力提升行动,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防灾减灾联动机制。五是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,继续开展海平面上升影响调查评估和海洋承灾体调查工作。

责任编辑:梁晓勇
凡来源为“本站”或“今日国土”之类文章,未经《今日国土》杂志社授权,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。 本站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:010-53323577/13691509505 QQ联系:970342264